麝香貓咖啡源自「麝香貓」,她天生會選擇最成熟和最甜的水果,因此會吃掉已成熟的紅色咖啡櫻桃,包含咖啡果肉和咖啡豆,麝香貓消化道的酵素會跟咖啡豆結合,把蛋白質破壞掉,因此咖啡的苦澀味會降低,但堅硬的咖啡種籽無法消化,經過獨特發酵過程後被排泄出來,咖啡豆外面仍然有羊皮包覆著,經過清洗曬乾及烘培後就成了麝香貓咖啡。傳統上,咖啡果子是透過水洗或日曬處理法,除去果皮、果肉和羊皮層,最後取出咖啡豆,然而,魯哇克卻是利用體內自然發酵法,取出咖啡豆,因此有一股特殊風味。
印尼人發覺,經過麝香貓腸胃發酵的咖啡豆,特別濃稠香醇,於是搜集麝香貓排泄物,篩濾出咖啡豆,泡煮來喝,由於產量稀少,售價高居不下,因此麝香貓咖啡是全球最名貴的咖啡,而麝香貓的排泄物成了世界上最貴的糞便。
品嘗過魯哇克咖啡的專家,提出兩極化評價,有人比喻為人間極品咖啡,相當濃稠,味道非比尋常,很難形容,有點土腥,略帶嗆味和內臟味,在嘴裏久久不去,直到最後一滴。也有人指為難以下嚥,不值得花錢買臭咖啡。
一般而言,印尼咖啡帶有泥土味和中藥味,稠度也高居各洲之冠,但是魯哇克的土騷味和稠度則更強,稠度幾乎接近糖漿,香味很特殊,如果你原本就不喜歡印尼咖啡, 肯定更討厭魯哇克咖啡,如果你偏好印尼陳年豆或印度風漬豆的土腥味,可能會愛上風味類似的魯哇克咖啡。
印尼麝香貓的性器官附近有一個腺體, 分泌乳白色油脂, 一直是香水業珍貴原料,連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最著名的悲劇之一《李爾王》(King Lear)1也有一句對白:「請給我一點麝香貓的香油,刺激我的靈感」。不過,劑量太多就會有刺鼻味,麝香貓有時也會射出這種油脂來防衛自己。
貓屎咖啡[編輯]
貓屎咖啡,又稱麝香貓咖啡(英語:civet coffee,印尼語:Kopi Luwak,菲律賓語:kape motit, kape alamid, kape melô, kape musang)。
印尼語中,Kopi意為咖啡,Luwak意為麝香貓。貓屎咖啡的天然產地和人工養殖場,主要集中在印尼的蘇門達臘、爪哇、峇里島、蘇拉威西島等島嶼,以及菲律賓和一些地方,乃全球最昂貴的咖啡之一,1公斤原物料生豆達400美元,銷售商品每公斤達1000美元,根據美國新聞BBC採訪報導,撿拾野生麝香貓糞便製作的咖啡在印度尼西亞的年產量僅500公斤。
名稱來源[編輯]
貓屎咖啡,是由印尼椰子貓(一種麝香貓)的糞便作為原料所生產,故叫「貓屎咖啡」。該種動物主要以咖啡豆為食,在椰子貓胃裡完成發酵後,破壞蛋白質,產生短肽和更多的自由胺基酸,咖啡的苦澀味會降低,再排出來的糞便便是主要原料,由於咖啡豆不能被消化,會被排泄出來,經過清洗、烘培後就成了麝香貓咖啡。咖啡評論家克里斯魯賓說,「酒香是如此的豐富與強烈,咖啡又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濃郁,幾乎像是糖漿一樣。它的厚度和巧克力的口感,並長時間地在舌頭上徘徊,純淨的回味。」[1]
椰子貓屬於雜食性動物,除了食用種子為生,也吃昆蟲及蛇類、鳥類、兩棲爬行類[2][3],因此真正野生的椰子貓排放出來的糞便,會混雜著各種物質。印尼當地有農民等捕捉椰子貓來飼養,餵食咖啡豆來造。但人工培育以及天然的畢竟還是有一定區別。
美國方面評價[編輯]
在咖啡工業界,貓屎咖啡被廣泛認為是一種以新奇為賣點的產品[4]。美國特種咖啡協會(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of America,SCAA)表示「業界的共識是它嘗起來很差」。SCAA引用一位咖啡專家的評論說:「顯然,貓屎咖啡的賣點在於它的故事而不是它的質量。採用SCAA的標準,貓屎咖啡的評分比其他三種咖啡的最低分還要低兩分。可以推測貓屎咖啡的處理過程淡化了優質的酸度和口味而使口感更加平淡。當然很多人似乎也將這種平淡口味看作是這種咖啡的優點。」
華盛頓郵報的食品專欄作者Tim Carman曾評論了在美國銷售的貓屎咖啡,並作出結論說「它嘗起來就跟Folgers Coffee一樣。像是爛掉的、沒有生命的味道。像是在洗澡水裡泡了石化的恐龍屎。我沒法喝完它」。[5]
產量[編輯]
貓屎咖啡產量非常少,亦因此特別昂貴。而售賣地更是少之又少。即使在原產地印尼亦不多見。因此市面上販賣的貓屎咖啡,多為人工豢養,風味自然與最原始最自然的野生貓屎咖啡不同。
(文章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C%AB%E5%B1%8E%E5%92%96%E5%95%A1)
留言列表